农 村 科 技
总第198期
溧水县图书馆摘编 曹昌昌 联系电话 57206177 57212618 2013年2月
※小麦防治害虫
在播种前用药拌麦种和处理土壤是防治小麦地下害虫最有效的措施。拌种处理: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量的0.2%,即100斤种子用药 100克 ,兑水2-3公斤,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后堆闷4-6小时便可播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处理土壤: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和种子拌种相结合进行防治,土壤处理可以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随后将其翻入土中。也可亩用50%的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兑水1-2公斤,拌细土20~25公斤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随后翻入土中。
※小麦生产巧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多效唑。在小麦拔节期,每667平方米喷施2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5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和抗旱能力。
2.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可在小麦拔节期,每667平方米用5%矮壮素水剂配成40~50毫克/千克的药液40~50千克喷雾,以控制植株节间伸长,抑制小麦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植株粗壮、叶片增厚,增强其抗倒伏能力。若将其与2,4-D溶液混合使用,可兼治麦田阔叶杂草。
3.助长素。在小麦拔节期,每667平方米用助长素15~20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可抑制植株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并增产20%。
4.乙烯利。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用100~3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溶液50千克喷洒叶面,可提高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
5.赤霉素。在小麦拔节期,每667平方米喷5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40千克,能提高成穗率;在小麦孕穗期,每667平方米喷施4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40千克,能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
6.萘乙酸。在小麦拔节前,用2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溶液喷施1次,扬花7天后再用2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溶液着重对穗部喷施1次,可增加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使每667平方米增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