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航空知识 期号:2018.12邮发代号:2-410 杂志编号:16内容试读:未来的胶囊飞行器关于未来飞行器,人们早就有很多构想,有高超声速的,有全景天窗的,有翼身融合体的,许多许多。但这些人类构想中的未来飞行器与今天的飞机相比,不过是换了样子,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时至今日,在人类提出的众多设想中,空中客车公司提出的“乘客胶囊仓”自动驾驶概念车可能是最符合未来世界的交通形势。空中客车提出的胶囊飞行器方案,将胶囊载体——我们俗称的车厢,和动力单元——轮子底盘与多轴飞行器分开。空客定义的这种出行为共享方式,即乘客需要用车的时候,通过终端进行呼叫,这与当今的互联网叫车形式十分类似,但区别在于,未来的交通工具不再需要驾驶员,一切都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完成。这是一个趋于理想化的构想,但以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看,未来以人工智能取代人来驾驶飞机车辆,似乎也不是天方夜谭。空中客车提出的这个未来飞行器构想,或者说是未来人类日常出行的解决方案,重点不在于轮子底盘如何告诉平稳,多轴飞行器如何安全智能,续航里程几百千米,一次充电耗时多久,这些浮于表面的技术数据,应该是未来空客公司在推出该产品之前,都会顺利解决的事情。就像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一样,使用过的朋友们都知道,产品标称续航时间30分钟,实际用于拍摄的时间恐怕只有一半,15分钟能拍摄的素材并不多,而一块电池的价格高昂先且不说,单是充电时间就是一件令人着急的事。大疆无人机的这种情况,与如今的电动汽车,以及站在当前科技环境设想未来的胶囊飞行,本质的问题并不是能源,而是概念。就如大疆的营销方向,并没有过度宣传自己的技术多么先进,而是在积极推广一个名为“天空之城”的日常出游概念。与之相同,空客提出的胶囊飞行器概念,本质上是改变了人类对出行方式的认知,“共享”是关键词之一,人共享胶囊,胶囊共享底盘和飞行器。实现这个设想所需要的技术,其实在现在看来也不遥远。举例来说,上百台无人机编队进行的灯光秀,其实就是无人机交通的一个缩影,地面自动驾驶功能,美国谷歌公司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的实际道路试验,而驾驶过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朋友,一定会对它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功能感到震撼,特斯拉方面介绍说,事实上,车辆已经具备自动驾驶能力,车辆四周的十几枚摄像头可以为自动驾驶的车辆提供全方位多光谱视角。技术已不是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各国法律层面的完善。……